首页

韩国舔美脚

时间:2025-05-24 14:48:35 作者:越南鲜粽叶落地云南河口加工 浏览量:29435

  中新网福建宁德9月26日电 (吴允杰) 26日,以“智慧互鉴·和谐共融”为主题的圆瑛法师与宗教中国化论坛活动在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开幕,海外侨胞以及来自各地的高僧大德、佛教中国化的研究学者、圆瑛文化爱好者齐聚,积极展开文化交流,增进文明互鉴。

圆瑛法师与宗教中国化论坛开幕式现场。吴允杰 摄

  圆瑛法师(1878年-1953年),曾讲经于福建、浙江、北京、天津和台湾等地,远及南洋;抗日战争时期,组织僧侣救护队,兴办难民收容行,多次赶赴南洋募资援助抗战。他提倡的“大慈悲、大无畏、大无我”精神,对东南亚和港澳台佛教界产生深远影响,身体力行地搭建起海内外佛教情缘、文化认同的桥梁。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演觉法师致辞。吴允杰 摄

  “圆瑛法师是近现代佛教中国化的奠基者与实践者,是近现代中国佛教界爱国爱教的旗帜与楷模。”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演觉法师表示,圆瑛法师爱国爱教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为全国佛教徒树立了光辉典范。

  开幕式上,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福建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揭牌仪式及福建省圆瑛大师思想研究基地授牌仪式举行;福建省圆瑛文教基金会启动。

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揭牌仪式。吴允杰 摄

  作为圆瑛法师的出生地,近年来,古田县始终传承和弘扬圆瑛精神,持续挖掘圆瑛文化内涵,以文化搭台,促进两岸信仰共鸣、融合发展,以极乐寺为载体,成功争创了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

  同时,作为福建省重点侨乡,古田县始终坚持为侨服务,增强侨联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极乐寺被福建省侨联列入第一批“福建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福建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揭牌仪式。吴允杰 摄

  今年是中国佛教协会成立70周年,也是圆瑛法师诞辰145周年暨圆寂70周年。圆瑛法师一生爱国爱教、救国救难、兴办慈善,在国家民族危亡时刻,积极启建护国道场,号召全国佛教徒参加抗战护国运动,组织僧侣救护队奔赴抗战前线,开展“一元钱救国”募捐活动,同时创办孤儿院、各类学校,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思想、奉献精神和民族气节。

  福建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兆民表示,纵观圆瑛法师一生,始终爱国爱教,是中国近代爱国高僧、佛教的领袖,也是坚持佛教中国化的实践者和探索者。

圆瑛法师与宗教中国化论坛开幕式现场。吴允杰 摄

  当前,古田县正着力擦亮“圆瑛故里”的文化名片:圆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期工程已完工并交付使用,开发研学、餐饮、禅修等产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编辑出版《古田名人——圆瑛大师研究》、发行《圆瑛》史料专辑等,开展系列圆瑛文化宣传活动,深挖圆瑛文化内涵。

  当地官方表示,坚持传承圆瑛文化,深度挖掘圆瑛文化背后的爱国故事,传承和弘扬爱国爱乡爱人民的古田文化基因。

各界代表围绕“智慧互鉴·和谐共融”的论坛主题展开讨论与交流。吴允杰 摄

  开幕式上,来自各界的代表还围绕“智慧互鉴·和谐共融”的论坛主题展开讨论与交流。

  演觉法师表示,希望佛教界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承圆瑛法师遗志,弘扬圆瑛法师爱国爱教、济世度生的伟大精神,不断推动新时代佛教中国化走深走实。(完)

【编辑:张燕玲】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瞄准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

69页的档案,完整记录了52人“姓名”“兵种”“入队时间”“战争结束前所属部队”“战争结束时的履历”等信息,清晰还原了登记者从进入731部队开始的参与系列犯罪活动和在不同部队间流转经过,以及在1945年8月败退到回国期间的活动轨迹与辗转历程。从这些轨迹中,研究人员发现了731部队和齐齐哈尔516部队之间的人员调转线索。

汇聚15幅宋代绘画真迹 “问羽”展在浙江杭州开幕

自2021年日本单方面做出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决定以来,中国有关部门已有针对性地强化海洋辐射环境监测措施,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核素和点位、加密监测频次。

江西南昌恢复至布鲁塞尔全货运定期洲际航线

如针对海上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问题,江苏省如东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建庆表示,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过程中,对于相对不起诉需要作出行政处罚的案件,行政罚款往往高于刑事处罚的罚金。对此他建议可以通过行政检察部门沟通,出具不予行政处罚意见书,避免出现“行刑倒挂,小过大罚”。

外交部:中美双方合作单位将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力争明年一对大熊猫落户旧金山动物园

早在2011年,巴勒斯坦就提出了申请,当时就是由于美国的反对,安理会的行动被搁置。时隔13年后的今天,又是由于美国否决,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遭到拒绝,巴勒斯坦人民几十年的梦想被无情击碎。历史和世界人民将会记住美国这一倒行逆施。

密集来华的欧美政要,都谈到了这件事

独龙族博物馆外,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高耸入云,被两山“夹持”的独龙江如一条细线,深埋在大地的褶皱中。千百年来,独龙族世代生活在这里。受制于地形,曾经,独龙江乡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大雪封山,与世隔绝、物资匮乏、发展迟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